红网时刻新闻2月20日讯(记者杨淑华)2月19日炒股配资费用,泸州大成浓香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发布《关于暂停接收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的通知》。通知显示,经公司研究决定,即日起暂停接收泸州老窖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,恢复时间另行通知。
对已进入深度调整期的酒业来说,停货并不鲜见。自2025年开年以来,五粮液、洋河、珍酒、李渡酒业相继发布停货通知,从两百元到千元价格带涉及多个大单品。一场“停货潮”正悄然在白酒市场弥漫开来。
多家头部酒企发布停货通知
2025年开年以来,多家头部酒企接续发布停货通知。1月5日,贵州珍酒宣布自2025年1月10日起停止接收第三代珍十五(含无奖)产品销售订单;1月9日,多地第八代五粮液(普五)停止供货;1月17日,洋河下发通知停止接受线上天之蓝与海之蓝的订单及货物供应;1月21日,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、李渡高粱1955、李渡高粱1975即日起暂停供应。
2月以来,酒企控货力度进一步加大。2月1日,今世缘发文件表示,即日起,暂停接收42度500ML国缘四开、对开销售订单。2月6日,洋河连续发布两则“停货”通知,即日起“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”“洋河对梦之蓝M6+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,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”。
2月14日,洋河再发通知表示,即日起河南省市场暂停接收贵酒(金/红)销售订单。2月17日,汾酒青花20、老白汾酒10两款核心大单品多地也停止供货。2月19日,泸州大成浓香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发布《关于暂停接收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的通知》表示,即日起暂停接收泸州老窖老头曲500ML装产品订单与发货。
目前,以“控货稳价”为核心策略,多家头部白酒企业暂停部分核心产品供货的做法仍在继续。
停货控货真能保价?
“这个春节,白酒的行情与往年的节奏不一样。往年春节前后,很少听说有白酒停货的,基本上都要借春节旺季良好行情涨价。”从事白酒销售行业10来年的于淘说,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,酒企停货保价的政策符合市场规律、贴合了经销商的实际需求。“五粮液、洋河、泸州老窖等这些头部企业的停货,都是为了大力推进产品价格向价值的合理回归,稳定市场价格,也保护经销商的合理利润空间,这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支持的。”
酒企在此时停货,传递出控量的信号,其背后实际上炒股配资费用是保价。“控量,是给市场和渠道减压,从而试图用时间换空间。”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说,适当控货以减少供给,可以维持产品价格体系,也是名酒积极适应调整周期,给渠道商减压、保证市场持续良性增长的必要措施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酒企选择稳健发展,控量保价不仅是应对市场波动的策略,更是对行业发展规律的尊重。
白酒企业控量之后,是否达到了保价的效果?以五粮液为例,今年春节前停货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正向反馈。从价格方面来看,春节期间,第八代五粮液价格持续提升,批价从900元以下回升至940元-950元,稳价效果明显。同时,海之蓝批价回升至113元/瓶、天之蓝批价回升至265元/瓶、水晶梦批价回升至360元/瓶。其中,有五粮液经销商已达成回款50%、发货20%、渠道0库存;有洋河经销商整体库存周转周期同比缩短约半个月。
2025年停货控价将成为常态?
实际上,白酒企业纷纷选择控量保价,与当前的酒业市场形势有关:随着白酒进入深度调整期,白酒行业普遍面临整体产能过剩、社会库存过高,以及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。截至目前,20家上市酒企中已有半数公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,其中,仅贵州茅台、顺鑫农业、水井坊、皇台酒业业绩预计实现增长,其余6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从数据来看,不仅反映出白酒行业的分化趋势正在加剧,头部酒企的增速也出现明显放缓。对酒企来说,2025年势必将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。
在新一轮调整周期面前,众多白酒企业均选择了“稳”字诀,降速已经成为行业与企业的迫切需求。日前,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酒业市场走向预测并表示,“茅台、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品牌,2025年开始选择更为谨慎的市场策略,这背后反映出酒企对市场规律的深刻理解。南京证券在其最新的研报中认为,展望2025年,预计白酒龙头公司将更加务实,对于年度任务目标的制定将更加审慎,会合理降速,主动为渠道减压。
实际上,去年年底,在五粮液、洋河、汾酒、习酒、茅台等各大头部酒企召开的年终会议上,“稳”字不约而同成为关键词:五粮液将稳价和厂商共赢作为新一年的重点工作;洋河股份则明确将“主动降速,去库存”列入2025年工作规划;汾酒在经销商大会上表示“稳定压倒一切”。2025年,依然会是中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之年。在行业周期下,今年的白酒市场是否能“稳”住尚未可知,但可以预见的是,当前平衡“供需关系”已是白酒行业共识,2025年白酒“控货潮”或将愈演愈烈。